辞职后推迟发工资是否合法?
我辞职了,公司却要推迟发工资,原本离职就打算找新工作,这推迟发工资让我手头资金紧张。我就想知道公司这么做合不合法,我该怎么维护自己权益。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探讨辞职后推迟发工资是否合法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工资支付的基本概念。工资是劳动者通过付出劳动所获得的报酬,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及时、足额地支付给劳动者。
我国《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同时,《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也指出,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从这些法律规定可以看出,工资支付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辞职后推迟发放工资,首先要判断是否属于“无故拖欠”。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不属于无故拖欠:比如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但除了这些特殊情况外,用人单位没有正当理由推迟支付工资就属于违法行为。
当劳动者遇到辞职后用人单位推迟发工资的情况时,可以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友好协商,了解推迟发放的原因。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劳动者也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及相应的赔偿金。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之,劳动者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