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销毁档案是否构成犯罪?
我不小心销毁了一些公司档案,后来才发现事情严重。我现在很担心,不知道这种故意销毁档案的行为在法律上是不是犯罪。想了解一下,什么样的情况会被认定为犯罪,会面临怎样的处罚呢?
展开


在我国,故意销毁档案可能会构成犯罪。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档案的概念,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规定了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这里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也属于档案的一部分,如果故意销毁这些档案且情节严重,就会构成此罪。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也有相关规定。该法第四十八条明确,损毁、擅自销毁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由县级以上档案主管部门、有关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判断是否构成犯罪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销毁档案的目的,如果是为了掩盖违法犯罪行为而故意销毁,那么构成犯罪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还有销毁档案的数量和重要程度,如果销毁的是重要的、大量的档案,对国家、集体或者他人造成重大损失,也可能会被认定为犯罪。 如果只是不小心销毁了档案,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可能不构成犯罪,但也要承担一定的行政责任,比如接受批评教育、进行赔偿等。而如果是故意且情节严重,那就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所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重视档案的保管和使用,避免因不当行为引发法律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