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直接公告送达是否合法?
我收到了一份判决书,发现是通过公告送达的方式给我的。我之前完全没接到过关于这个案子的其他通知,就突然看到了公告。我想知道法院直接用公告送达判决书这种方式合不合法,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这样做呢?
展开


在探讨判决书直接公告送达是否合法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公告送达。公告送达是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法院通过公告的方式向受送达人送达诉讼文书。通俗来讲,就是当法院找不到受送达人,或者没办法用正常的途径把文书送到受送达人手中时,就会采用在报纸、信息网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的方式来告知受送达人相关的诉讼事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规定,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这就意味着,法院采用公告送达判决书是有严格条件限制的,必须是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等其他方式都无法送达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公告送达。 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法院直接进行公告送达,这种做法是不合法的。例如,如果受送达人在当地有固定的住所,且联系方式畅通,法院却没有尝试其他送达方式就直接公告送达,这就违反了法律规定。因为公告送达是一种拟制送达,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用的送达方式,目的是为了保障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但不能滥用。 对于受送达人来说,如果认为法院的公告送达不合法,可以在后续的程序中提出异议。比如在上诉期间内提起上诉,向上一级法院说明情况,提供自己并非下落不明且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送达的证据。上一级法院会对送达程序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如果确实存在违法送达的情况,可能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理。 总之,判决书直接公告送达并不一定合法,关键在于是否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法院在送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