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婚前的离婚协议书是否有效?


复婚前的离婚协议书一般是有效的,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首先,离婚协议书是夫妻双方自愿达成的关于离婚事宜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相关问题的协议,在离婚登记时生效。 从法律条文依据来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关于财产分割方面的条款,通常仍然保持有效。这是因为在离婚时期所作出的财产分割决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即便之后复婚,这些财产分配依然按照离婚协议执行,不会因为复婚就自动恢复到夫妻共同财产状态。比如,离婚时约定房子归一方所有,复婚后,房子还是属于约定的那一方的个人财产。 而涉及到恢复婚姻关系后,子女抚养权及基于此的抚养费用等相关条款,由于抚养关系及情况随着复婚发生变化,这些条款就不再具有法律效应。举例来说,离婚协议约定孩子归一方抚养,另一方支付抚养费,复婚后双方共同抚养孩子,那么之前关于抚养费支付的条款就不再适用了。 不过,如果在复婚过程中,双方对之前的离婚协议内容进行了明确的变更或达成了新的协议,且该新协议符合法律规定,那么应以新协议为准。另外,如果离婚协议中存在欺诈、胁迫等导致协议可撤销的情形,那么受欺诈或胁迫一方可以在法定期间内请求撤销该协议。 总之,复婚前离婚协议书是否有效,关键看是否存在变更、撤销等特殊情形。 相关概念: 民事行为能力:简单说就是一个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像一般年满18周岁且精神正常的成年人就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比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其他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公序良俗:指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公共秩序就是社会的一般秩序,善良风俗就是社会的一般道德观念。如果一个协议违反了大家普遍认可的秩序或者道德观念,那就可能因为违背公序良俗而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