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诈骗判得很严重吗?是怎么判的?


经济诈骗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术语,它包含了多种涉及经济领域的诈骗犯罪,如诈骗罪、合同诈骗罪、集资诈骗罪等。不同的经济诈骗犯罪,其量刑标准也有所不同。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般的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里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在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具体的标准可能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五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再说说合同诈骗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合同诈骗罪的数额标准也会根据各地的规定有所不同。 还有集资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总的来说,经济诈骗的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的数额、犯罪情节、犯罪人的认罪态度等多方面因素。如果涉及到经济诈骗案件,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获取更准确的法律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