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肇事逃逸属于刑事案件吗,该怎么处理?


在探讨电动车肇事逃逸是否属于刑事案件以及如何处理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些基本概念。肇事逃逸,简单来说,就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对于电动车肇事逃逸是否属于刑事案件,关键在于该事故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电动车肇事逃逸导致了他人重伤、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那么就可能会被认定为刑事案件。例如,逃逸行为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重伤或死亡,这种情况下就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 若电动车肇事逃逸不构成刑事案件,一般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处理。该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也就是说,即使没有达到刑事案件的标准,逃逸者也会面临行政处罚,罚款和拘留的具体程度会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来判定。 当遇到电动车肇事逃逸的情况时,受害者应第一时间报警,尽可能提供肇事车辆和逃逸者的相关信息,如电动车的颜色、型号、逃逸者的外貌特征等,以便警方能够及时展开调查。同时,受害者要注意收集现场证据,比如事故现场的照片、视频等,这些都有助于后续的处理和索赔。 如果肇事逃逸构成刑事案件,司法机关会按照刑事诉讼程序进行处理。犯罪嫌疑人可能会被采取强制措施,如刑事拘留、逮捕等。在经过侦查、审查起诉后,最终由法院进行审判。法院会根据具体的犯罪情节和后果,对逃逸者进行量刑。如果逃逸者积极赔偿受害者的损失,取得受害者的谅解,在量刑时可能会从轻处罚。 总之,电动车肇事逃逸的处理方式要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无论是民事责任还是刑事责任,逃逸者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遵守交通法规,发生事故后积极承担责任,才是正确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