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中虚构事实是在后面发生的吗?
我被人骗了一笔钱,那人一开始正常和我交流,后面才编了个理由找我借钱然后消失。我想知道在诈骗罪里,虚构事实这种情况是不是一定是在后面出现的,这样我这个情况能不能算诈骗呢?
展开


在探讨诈骗罪中虚构事实是否在后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什么是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虚构事实是诈骗罪的核心行为之一,它既可以在行为开始阶段就出现,也可以在过程中发生,并非固定在某个特定阶段。也就是说,在诈骗罪里,虚构事实并非一定是在后面出现。例如,有些诈骗分子在一开始接触被害人时,就编造虚假身份、虚假事由等,以获取被害人的信任,进而实施诈骗行为,这属于虚构事实在前的情况。比如谎称自己是某知名企业高管,以投资项目为由骗取他人钱财。 而有些诈骗分子可能先与被害人进行正常交流,建立一定的联系和信任基础,之后才虚构事实来骗取财物,也就是虚构事实在后。就像你所描述的情况,对方一开始正常和你交流,后面才编理由找你借钱然后消失,这种情况也完全有可能构成诈骗罪。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判断是否构成诈骗罪,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以及是否实施了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导致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无论虚构事实出现在何时,只要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就应当以诈骗罪论处。所以,你的情况是否构成诈骗,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比如对方借钱的理由是否真实、是否有还款的意思和能力等。如果认为自己遭遇了诈骗,建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司法机关进行调查和认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