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合同要注意哪些事项,合同无效了该怎么处理?
我最近打算和别人签一份合同,但是不太清楚签合同的时候要注意些啥。而且万一合同最后被认定无效了,又该怎么处理呢?我很担心合同出问题,影响我的权益,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首先,要明确合同主体是否适格。这意味着合同双方都必须具备签订合同的资格和能力。比如,未成年人在很多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可能是效力待定的,而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签订的合同可能是无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所以,在签订合同前,一定要确认对方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其次,合同的内容要清晰明确。合同条款应该详细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例如,在买卖合同中,要明确商品的名称、数量、质量、价格、交货时间和地点等关键信息。如果合同内容不明确,在履行过程中就容易产生纠纷。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等条款。 再者,要注意合同的形式。有些合同可能需要采用书面形式,比如建设工程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等。书面形式可以更好地记录双方的约定,避免日后发生争议时缺乏证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如果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在一个无效的房屋买卖合同中,如果买方已经支付了房款,卖方应当返还;如果房屋已经交付给买方使用,买方应当返还房屋的占有。如果一方存在过错导致合同无效,如卖方故意隐瞒房屋存在重大质量问题,那么卖方应当赔偿买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