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取护照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骗取护照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护照的概念。护照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出入本国国境和到国外旅行或居留时, 由本国发给的一种证明该公民国籍和身份的合法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明确了护照的申领、使用等相关规定。根据该法第十七条规定,弄虚作假骗取护照的,由护照签发机关收缴护照或者宣布护照作废;由公安机关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般情况下,如果只是单纯地通过提供虚假材料等方式骗取护照,没有造成其他严重后果,这种行为可能不构成犯罪,但会面临行政处罚。比如,张三为了能出国旅游,伪造了一些资产证明来骗取护照,在被发现后,护照会被收缴或宣布作废,同时他还会被处以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然而,当骗取护照的行为符合某些犯罪构成要件时,就会构成犯罪。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一些罪名可能与骗取护照的行为相关。如果行为人骗取护照是为了实施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等犯罪行为,那么就会以相应的犯罪来定罪处罚。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是指违反出入国(边)境管理法规,非法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行为。若李四骗取护照后,组织了一群人非法偷越国境,那么他就会被以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论处,会面临较为严厉的刑事处罚。 此外,如果骗取护照的行为涉及到伪造、变造国家机关证件等行为,也会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王五为了骗取护照,伪造了相关的国家机关证件,那么他就构成了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 总之,骗取护照的行为不一定直接构成犯罪,但存在构成犯罪的可能性,具体要根据行为人的主观目的、行为方式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