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我在工作中发现有人假冒别人的专利来获取利益。我不太清楚这种行为在法律上是怎么认定的,不知道它算不算犯罪。我想了解一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会构成犯罪,有没有具体的标准和法律规定呢?
展开


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假冒他人专利。简单来说,就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在自己的产品或者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或者在广告宣传等活动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让人误以为这是经过专利权人授权的产品或技术。这种行为侵犯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那么,什么是“情节严重”呢?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实施下列行为之一,假冒他人专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二)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三)假冒两项以上他人专利,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如果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没有达到上述“情节严重”的标准,虽然不构成犯罪,但仍然属于侵权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下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总之,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不一定都构成犯罪,但无论是否构成犯罪,这种行为都是违法的,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商业活动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通过合法的途径开展经营活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