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没有破产却被强制执行破产清算,这种情况合法吗?
我有一家企业,经营状况还可以,并没有达到破产的程度。但最近却收到了被强制执行破产清算的通知,我很困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想了解下企业没有破产却被要求破产清算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展开


在我国,企业没有破产却被强制执行破产清算,这一情况是否合法需要依据具体情形判断。 首先,我们来明确破产清算的概念。破产清算是指当企业因经营不善等原因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时,由法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组织对企业的财产进行清理、估价、处理和分配的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企业法人有前款规定情形,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也就是说,启动破产清算程序需要满足法定条件。 如果企业实际上并不存在上述法定的破产情形,而被错误地强制执行破产清算,企业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依据《企业破产法》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至破产宣告前,经审查发现债务人不符合本法第二条规定情形的,可以裁定驳回申请。申请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在实践中,若企业认为自己不应该被破产清算,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财务报表、合同履行情况等,证明企业有能力偿还债务或者不存在资不抵债的情况,向受理破产申请的法院提出异议。同时,企业还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