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是否属于诈骗行为?
我参加了一个团购活动,价格比市场低很多,我有点担心这是不是诈骗。付款后商家一直不发货,也联系不上人,我想知道团购在什么情况下算诈骗,我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展开


要判断团购是否属于诈骗行为,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诈骗。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也就是说,诈骗者是故意欺骗别人,让别人交出财物,然后自己把这些财物据为己有。 在团购场景中,如果商家故意编造虚假的团购信息,比如根本没有商品却宣传有大量商品可供团购,或者故意隐瞒商品的真实情况,像商品的质量、规格等,目的是让消费者付款购买,之后卷款跑路,这种情况就很可能构成诈骗。例如,商家宣传某知名品牌的低价商品团购,收到消费者的钱后却消失不见,这就是明显的诈骗手段。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里的数额较大、巨大、特别巨大,在不同地区会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有不同的标准。 然而,并非所有团购出现问题都属于诈骗。有时候可能是商家经营不善导致无法按时发货,或者因为不可抗力因素无法履行团购约定,只要商家没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就不构成诈骗,而可能属于民事违约行为。比如商家因为原材料供应问题,导致商品无法按时生产和发货,但他们积极和消费者沟通并协商解决方案,这种情况一般就不属于诈骗。遇到团购纠纷时,消费者可以先和商家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消协等相关部门投诉,或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