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后认罪认罚是否还有效?
我之前在一审的时候签了认罪认罚具结书,现在打算上诉,又担心之前的认罪认罚会因此失效。我想知道,上诉之后认罪认罚还算数吗?会对我有什么影响呢?
展开


要判断上诉后认罪认罚是否还有效,需要先理解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简单来说,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就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并且愿意接受处罚的话,那么在量刑时可以获得从宽处理。这是一项鼓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动认罪悔罪的法律制度。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认罪认罚制度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涵盖侦查、起诉、审判各个阶段。一般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认罪认罚,在审判阶段也认罪认罚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自然是持续有效的。但是,如果被告人上诉,情况就会变得复杂一些。 从法律原理来讲,上诉是被告人的法定权利,被告人可以基于各种合理理由提出上诉。然而,如果被告人是随意上诉,并非基于合理理由,比如只是为了拖延时间等,这种行为可能会被认为违背了认罪认罚时的具结承诺。一旦被认定违背具结承诺,那么之前适用的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可能会被撤销。例如,《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后反悔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区分情形依法作出处理。如果是在法院审判阶段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审理查明的事实,依法作出裁判。 所以,上诉后认罪认罚是否还有效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被告人有合理的上诉理由,比如发现了新的证据、一审适用法律错误等,并且在上诉过程中仍然保持认罪认罚的态度,那么认罪认罚依然可能有效。但如果上诉行为被认定为是对认罪认罚承诺的违背,那么就可能导致认罪认罚失效,检察机关可能会重新调整量刑建议,法院也会根据具体情况依法裁判。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