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一个月后就安全了吗?
我之前开车不小心撞了人,当时害怕就逃逸了。现在一个月过去了,没什么动静,我心里还是不踏实。想问下是不是过了一个月就算安全了,不会再被追究责任了?
展开


肇事逃逸一个月后并不意味着就安全了。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法律规定,也破坏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损害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这表明,肇事逃逸无论过了多久,一旦被发现,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另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关于追诉时效期限的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而交通肇事罪根据不同的情节有不同的量刑标准,一般情况下,交通肇事逃逸的法定刑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所以,只要在追诉时效内,都可以对肇事逃逸者进行追诉。 在实际情况中,交通管理部门和司法机关一直在积极打击肇事逃逸行为。随着科技的发展,道路上有众多的监控设备,还有广大群众的监督和举报,肇事逃逸者很难真正逃脱法律的制裁。而且,逃逸行为会让逃逸者心理上承受巨大的压力,一直生活在不安之中。所以,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停车,保护现场,积极救助伤者,并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