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他人伤害自己是否构成犯罪?


教唆他人伤害自己是否构成犯罪,需要从不同角度来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教唆犯的概念。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无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意图实施犯罪。在正常情况下,教唆他人实施伤害行为,被教唆者实施了伤害行为并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的,教唆者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教唆犯。但这里的情况是教唆他人伤害自己。 从法律规定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在教唆他人伤害自己的情形中,从被害人承诺的角度分析。被害人承诺是指基于被害人允许他人侵害自己可支配的权益的承诺而实施的阻却犯罪的损害行为。如果伤害行为在被害人承诺的范围内,且没有超过一定的限度,一般来说教唆者不构成犯罪。比如只是造成一些轻微的伤害,类似擦伤、淤青等,可能不构成犯罪。但如果教唆他人对自己造成重伤及以上的伤害,这种承诺是无效的。因为人的生命健康权是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的,法律不允许个人随意处分自己重大的身体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所以,教唆他人重伤自己,教唆者和实施伤害者可能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教唆他人伤害自己是否构成犯罪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伤害的程度、是否违背公序良俗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如果只是轻微伤害,通常不构成犯罪;但如果造成重伤及以上后果,很可能构成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