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激怒他人殴打自己,这种行为中打人者和激怒者是否犯法?
在一些纠纷场景中,有人会故意用言语激怒对方,导致对方情绪失控而动手打人。想知道这种情况下,打人者肯定是违法的,但故意激怒他人的一方是否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具体会有怎样的处罚?
展开


在故意激怒他人殴打自己的这种情况中,涉及到不同主体的法律责任认定,需要分情况来看: 对于打人者: 打人者实施殴打他人的行为,这无疑是对他人人身安全和健康权的侵犯,属于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如果造成的伤害较轻,属于轻微伤,那么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若打人者的行为致使受害者受伤程度达到轻伤及以上级别,便构成了故意伤害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对于激怒者: 如果激怒者只是单纯用言语激怒他人,没有参与打架互殴行为,一般不会直接被认定为殴打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但如果激怒者的言语行为本身存在侮辱、诽谤等情节,且达到了一定的严重程度,可能会构成侮辱罪、诽谤罪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例如,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另外,如果双方后续发生互殴,那么激怒者也会因参与互殴而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责任认定通常会按照行为人造成他人的伤害以及自身伤害的情节轻重、哪一方先动手等因素进行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相关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