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里的收入是实际收入吗?
我在查看个人所得税APP时,发现里面显示的收入和我实际拿到手的钱不太一样。我有点疑惑,这里面的收入到底是不是我真正的实际收入呢?我想了解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展开


个人所得税里的收入通常不是实际收入。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几个基本概念。 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基础。它并不是我们到手的实际收入,而是在一定的收入基础上,经过一系列扣除和调整后得到的金额。比如,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这里所说的每月收入额,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而实际收入一般是指我们扣除了各种费用后实际拿到手的钱。这些费用可能包括社保、公积金等专项扣除,还有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例如,小李每月工资收入是8000元,社保和公积金扣除了1000元,同时他有一个子女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每月可享受1000元的专项附加扣除。那么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他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8000 - 5000 - 1000 - 1000 = 1000元。而他的实际收入,还需要在扣除个人所得税后,才是最终拿到手的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式有明确的规定,不同类型的所得计算方式有所不同。所以,个人所得税里的收入是用于计算纳税的依据,和实际拿到手的收入是有区别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