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诱导他人刷直播礼物是否构成犯罪?

我在看直播的时候,主播一直用各种话术诱导我刷礼物,说不刷就不继续播,还说刷了有特别福利。我刷了不少钱后感觉不对劲,想知道这种诱导我刷礼物的行为在法律上是不是犯罪呢?
展开 view-more
  • #直播诱导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诱导他人刷直播礼物是否构成犯罪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诱导”在这种情境下的含义。这里的诱导,通常是指主播或者相关人员运用一些手段,促使观众在直播过程中进行礼物打赏。 一般情况下,正常的营销话术或者主播展示才艺吸引观众自愿打赏,并不属于犯罪行为。这是基于平等、自愿的民事法律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民事行为的规定,只要双方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这种打赏行为就是有效的。例如,主播通过精彩的表演、有趣的互动让观众心甘情愿地送出礼物,这是常见的直播经济模式。 然而,如果诱导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可能涉嫌犯罪。比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观众的财物,可能会构成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是否构成诈骗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比如主播是否编造了虚假身份、虚假故事,或者以虚假的回报承诺来诱使观众刷礼物。举例来说,主播声称观众刷够一定数额的礼物,就能获得名贵的奖品或者与明星见面的机会,但实际上并没有能力兑现承诺,这就可能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此外,如果诱导未成年人刷礼物,法律也有特殊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为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时,应当对其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对于诱导未成年人巨额打赏的行为,家长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平台返还相应款项。 总之,诱导他人刷直播礼物是否犯罪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的行为方式、主观意图和造成的后果等因素,结合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