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间合同是否存在诈骗情况?
我签了个居间合同,现在感觉对方有些行为不太对劲,怀疑自己是不是遭遇诈骗了。我不太清楚居间合同在法律上是怎么界定的,想知道居间合同会不会存在诈骗情况,要是存在的话,有啥表现和应对办法呢?
展开


在探讨居间合同是否存在诈骗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居间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一条规定,居间合同也称为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简单来说,就是中介帮忙找机会促成交易,事成之后委托人给中介报酬。 那么,居间合同存在诈骗的可能性。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在居间合同中,常见的诈骗情形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中介人虚构订立合同的机会。比如中介声称有一个很好的商业合作机会,但实际上这个机会根本不存在,目的就是骗取委托人的中介费。另一种是隐瞒重要事实。例如中介明明知道交易的另一方存在信誉问题或者交易标的有重大瑕疵,但却不告知委托人,导致委托人做出错误的决策。还有可能是中介与交易的一方恶意串通,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如果怀疑居间合同存在诈骗,我们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也就是说,如果能证明自己是在被欺诈的情况下签订的居间合同,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合同。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如果诈骗行为达到了刑事立案标准,还可以追究诈骗者的刑事责任。 为了避免在居间合同中遭遇诈骗,委托人在签订合同前要对中介和交易对方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签订合同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重要事项要约定清楚。一旦发现可能存在诈骗的迹象,要及时收集证据,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