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车辆想逃跑但被拦下来,这种情况算逃逸吗?
我最近碰到一起交通事故,涉事车辆当时明显有逃跑的意图,不过很快就被其他路人拦了下来。我不太清楚这种有逃跑想法但没跑成的情况,在法律上到底算不算逃逸,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想逃跑但被拦下来,一般算逃逸行为。 逃逸在法律上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行为人出于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而逃跑的行为。判断是否构成逃逸,关键在于其是否有逃避法律责任的主观故意。如果车辆驾驶人在事故发生后,主观上有逃跑以逃避法律责任的意图,即便最终被拦下来没有成功逃跑,也应认定为逃逸。例如,驾驶人知道自己可能违反了交通规则,担心承担责任而试图逃跑,即使被及时阻拦,仍构成逃逸。 相关法律依据方面,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肇事者若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而离开现场,意图逃避法律责任,就属于肇事逃逸。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作出了具体规定,明确了逃逸行为的认定情形。 不过,要注意区分一些特殊情况。如果车辆驾驶人停车是因为遇到交警执行例行检查,逃避检查的原因是汽车未经年度审核、无有效驾照、饮酒驾驶以及严重超限等,这种情况不能简单地判定为逃逸行为,但其行为构成对国家公职人员正常执法活动的阻碍,会受到相应处罚,包括警告或最高200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者,甚至可能面临5天至10天的拘留及500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