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家长知情后包庇是否犯法?
孩子未成年时犯了罪,家长知道情况后想帮忙遮掩。不知道这种包庇行为会不会触犯法律,要是犯法的话具体会受到怎样的惩处,另外想了解下有没有特殊情况不构成犯罪。
展开


未成年犯罪,家长知情后包庇可能构成犯罪,具体需依据包庇行为是否符合包庇罪的构成要件来判断。 首先,从包庇罪的概念来看,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例如,家长明知孩子犯罪后,为其提供藏匿的地点,或者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掩盖孩子的罪行等行为,都可能构成包庇罪。 其次,关于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也就是说,如果家长的包庇行为符合上述规定,就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不适用强制到庭作证,这体现了一定的“容隐制度”,是法律人性化的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随意包庇未成年犯罪子女而不受法律制裁,“容隐制度”与构成包庇罪并不冲突,只是在考虑是否追究刑事责任以及量刑时,可能会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判断。 最后,对于未成年犯罪本身也有不同的情况。根据法律规定,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在判断家长是否构成包庇罪时,也需要结合未成年子女具体的犯罪情况来分析。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