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权受损有哪些表现?
我感觉自己的名誉好像受到了损害,但不太确定。我想知道名誉权受损一般都有什么表现,这样我就能判断自己的情况是不是属于名誉权受损了。希望了解具体的表现形式和特征。
展开


名誉权是指人们对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所享有的权利。当名誉权受损时,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首先是侮辱行为。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语言、文字、漫画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比如,在公开场合对他人进行谩骂、羞辱,或者通过张贴大字报、发朋友圈等方式用恶毒的语言诋毁他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这种侮辱行为明显违反了该法律规定,损害了他人的名誉权。 其次是诽谤行为。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例如,毫无根据地编造他人有违法犯罪行为并四处传播。这种虚假信息的传播会使他人在社会中的评价降低,给他人的名誉造成损害。同样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这种诽谤行为也属于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范畴。 再者是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新闻媒体在进行报道时,如果没有对事实进行充分核实,报道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并且对他人的名誉造成了负面影响,那么也构成名誉权受损。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也规定了,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最后是文学作品使用素材不当。在文学创作中,如果作者使用素材时没有进行合理加工和区分,导致作品中的人物与现实中的特定人相似,且作品对该人物进行了贬低性描写,使现实中的特定人名誉受到损害,同样构成名誉权受损。这在司法实践中也有不少相关案例遵循了保护名誉权的原则来进行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