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走债务途径合法吗?
我和别人签了合同,履行过程中出了纠纷。有人建议我按债务途径处理,但我不确定这么做合不合法。我想知道在合同纠纷里,走债务途径是不是被法律允许的,这么做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展开


在探讨合同纠纷走债务途径是否合法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合同纠纷和债务的概念。合同纠纷是指因合同的生效、解释、履行、变更、终止等行为而引起的合同当事人的所有争议。简单来说,就是合同双方在合同相关的事情上产生了分歧。而债务则是指债权人向债务人提供资金,以获得利息及债务人承诺在未来某一约定日期偿还这些资金的行为。在法律关系上,债务是一种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从法律角度看,合同纠纷走债务途径是否合法需要分情况讨论。如果合同纠纷本身就是基于合同产生的债务问题,例如一方在合同履行中拖欠货款、借款等金钱给付义务,那么将其作为债务纠纷处理是合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这种因合同产生的金钱给付义务,就形成了明确的债权债务关系,债权人完全可以按照债务纠纷的处理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途径追讨债务。 然而,如果合同纠纷并非基于金钱给付义务,而是涉及合同的履行方式、质量标准、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等非金钱债务问题,直接走债务途径可能就不太合适。比如,合同约定一方要完成特定的服务或交付特定的货物,但未按要求履行,这种情况下单纯以债务纠纷处理就不能准确反映纠纷的本质。此时,当事人应当根据合同的具体约定和法律规定,要求对方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等违约责任,而不是简单地按债务纠纷处理。所以,在合同纠纷中走债务途径是否合法,关键在于纠纷是否本质上属于基于合同产生的债务问题。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