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密专利的责任是否构成犯罪?


在探讨泄密专利的责任是否构成犯罪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专利的概念。专利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审批机关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 从法律层面来看,泄密专利的责任不一定都构成犯罪,需要分情况讨论。 如果是违反保密协议的情况。在很多情况下,接触专利的人员会与权利人签订保密协议。当他们违反协议泄露专利内容时,这属于民事违约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也就是说,权利人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赔偿损失等责任,但这种情况通常不构成犯罪。 如果是侵犯商业秘密的情况。专利中的一些技术信息可能属于商业秘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等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当泄密专利属于侵犯商业秘密,并且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时,就可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有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是违反国家保密制度的情况。对于涉及国家利益等重要专利,可能受到国家保密制度的约束。若违反相关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