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经营额是越少越好吗?
我在经营一家小店铺,听说应纳税经营额和纳税多少有关。我就想是不是应纳税经营额越少对我越有利呢?可又担心这里面有什么我不清楚的法律规定,所以想问问应纳税经营额是不是越少越好啊?
展开


应纳税经营额并非越少越好,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确应纳税经营额的概念。应纳税经营额指的是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经营活动所取得的,依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经营收入金额。 从纳税的角度来看,应纳税经营额越少,通常意味着需要缴纳的税款也会相应减少。因为在我国,很多税种的应纳税额是根据应纳税经营额按照一定的税率来计算的。比如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所以,单纯从少缴税这个层面来说,应纳税经营额少好像是好事。 然而,应纳税经营额如果被不合理地降低,可能会带来诸多法律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如果通过不正当手段故意减少应纳税经营额以达到少缴税的目的,就属于偷税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此外,应纳税经营额还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规模和业绩情况。在商业合作中,合作伙伴通常会通过查看企业的经营数据来评估其实力和信誉。如果应纳税经营额过低,可能会让合作伙伴对企业的经营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影响企业的业务拓展和发展。 综上所述,应纳税经营额并非越少越好,企业和个人应该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如实申报应纳税经营额。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