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不允许公证吗?
借款合同是允许公证的。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首先,从法律概念上来说,借款合同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借款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简单来讲,就是由国家的公证机关来确认这份借款合同是真实存在且符合法律规定的。
从法律依据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十一条规定,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合同等公证事项。借款合同属于合同的一种,自然是可以进行公证的。
那么,为什么要对借款合同进行公证呢?经过公证的借款合同具有更强的证据效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也就是说,如果日后因为这份借款合同产生纠纷闹到法院,经过公证的合同能更容易被法院认可,作为判断事实的重要依据。
借款合同进行公证,还能赋予强制执行效力。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执行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公证机构可以对符合条件的借款合同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当借款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借款合同约定的还款义务时,出借人可以不经过诉讼程序,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当然,要对借款合同进行公证也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根据《公证程序规则》第十九条,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自然人的身份证明,法人的资格证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其他组织的资格证明及其负责人的身份证明;(二)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的,代理人须提交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代理人须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三)申请公证的文书;(四)申请公证的事项的证明材料,涉及财产关系的须提交有关财产权利证明;(五)与申请公证的事项有关的其他材料。
办理借款合同公证,首先要由借款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向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上述相关材料。然后,公证机构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核实借款合同的内容是否真实、合法,当事人的身份和意思表示是否真实等。审查通过后,公证机构就会出具公证书。
综上所述,借款合同是允许公证的,并且公证能为借款合同的履行和当事人的权益保障提供诸多好处。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拖欠银行22天还不上会有什么后果?
欠钱被起诉后能够撤销吗
收监执行是什么意思?
捐赠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
领取结婚证只带本人户口页可以吗?
个体工商户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
公务员丧葬费补多少个月工资?
小孩新农合异地报销流程是怎样的?
家里房子被强拆后是否应赔宅基地?
户口注销后社保卡会冻结吗?
没有发生关系算嫖娼吗?
起诉离婚开庭前调解是如何进行的?
如何获取免费的租赁合同?
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需要什么条件?
离婚时双方都要房子具体该如何处理?
赔偿裁定书跟判决书是一样的吗?
交通事故中有多少人会被判刑?
土地纠纷被告是怎么判定的?
撤销缓刑假释程序是否应该细化?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