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较低价格转让股权是否违法?
我手里有一家公司的股权,现在想以较低的价格转让给朋友。但我不太清楚这样做合不合法,会不会有什么法律风险。我就想知道在法律层面,以较低价格转让股权到底有没有问题,需不需要注意些什么。
展开


在探讨以较低价格转让股权是否违法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从法律规定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这说明法律对于股权的转让本身是允许的,并没有对转让价格作出强制性的规定。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股东有权自主决定股权的转让价格,包括以较低的价格转让。 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以较低价格转让股权可能会被认定为存在问题。比如,如果这种低价转让是为了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的利益,那么债权人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债权人撤销权的规定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民法典》规定,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并且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再比如,如果是国有股权转让,情况就有所不同。根据《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国有产权转让原则上通过产权市场公开进行,并且转让价格不得低于经核准或备案的评估结果。如果国有股东以较低价格转让股权且不符合规定程序,就可能构成违法行为,相关责任人还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另外,从税收角度来看,低价转让股权可能会引起税务机关的关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所以,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而低价转让股权,税务机关可能会对转让价格进行调整,要求转让方补缴相应的税款。 综上所述,以较低价格转让股权本身不一定违法,但在不同的情形下可能会面临不同的法律后果。在进行股权低价转让时,转让方应当确保转让行为合法合规,避免因不当操作而引发法律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