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财产协议有没有必要做公证?
我和我爱人打算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明确各自财产归属。但不知道这个协议有没有必要去做公证,不公证的话协议还有效吗?做公证又有什么好处呢?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展开


婚内财产协议是否有必要做公证,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婚内财产协议的概念。婚内财产协议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各自的婚前财产、婚后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等事项作出约定的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这意味着,婚内财产协议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即使不做公证,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然而,公证还是有它的优势所在。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经过公证的婚内财产协议,其证明力相对较高。在发生纠纷时,公证文书可以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而且,公证机构在办理公证过程中,会对协议的内容进行审查,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协议存在瑕疵。另外,从心理层面来讲,做了公证会让夫妻双方更有安全感,觉得协议得到了权威机构的认可和保障。所以,婚内财产协议不做公证并不影响其效力,但做公证可以增强协议的证明力和保障力。是否有必要做公证,要根据夫妻双方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决定。如果夫妻双方对协议的内容比较放心,并且不担心日后可能出现的纠纷,不做公证也是可以的。但如果双方希望协议更具有权威性和保障,或者涉及到的财产情况比较复杂,做公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