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不给扶养费是否犯法?

我离婚后,孩子判给了对方,我要支付扶养费。但最近经济困难,实在拿不出钱给扶养费了。我想知道,如果一直不给扶养费,这样做犯法吗?会有什么后果呢?
展开 view-more
  • #扶养费纠纷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不给扶养费是否犯法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扶养”的法律含义。在法律语境中,“扶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扶养涵盖了特定亲属间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包括长辈对晚辈的抚养、平辈之间的扶养以及晚辈对长辈的赡养;狭义的扶养则主要指平辈之间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在涉及扶养费的问题中,我们通常关注的是具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之间的经济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九条规定,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需要扶养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同时,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这些法律条文明确了不同亲属关系之间的扶养义务以及被扶养人的权利。 从法律层面来看,不给扶养费的行为是可能违法的。如果一方具有法定的扶养义务却拒绝履行,另一方有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具体来说,如果是夫妻之间,一方在另一方需要扶养时拒绝提供经济支持,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支付扶养费。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如经济状况、生活需求等,作出合理的判决。 对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扶养关系,如果父母不支付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费,子女或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支付。法院判决后,若不支付方仍拒不执行,可能会面临强制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可以采取多种强制执行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情节严重的,还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同样,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导致父母生活困难的,父母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父母的实际需求、子女的经济能力等因素,确定赡养费的数额和支付方式。 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支付扶养费的一方可能确实存在经济困难,无法按照原定的标准支付扶养费。这种情况下,支付方可以与对方协商,适当降低扶养费的数额或调整支付方式。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支付方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如支付方的收入变化、家庭负担等因素,作出公正的判决。 综上所述,不给扶养费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违法的。扶养义务是基于法律规定和亲情伦理而产生的,它不仅是对被扶养人基本生活的保障,也是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和家庭和谐稳定的重要体现。无论是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都应当积极履行扶养义务,保障对方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