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亡抚养费一次性付是否合法?


在探讨工亡抚养费一次性支付是否合法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工亡抚养费的相关概念。工亡抚养费,确切地说应该是供养亲属抚恤金,是指职工因工死亡后,按照一定标准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的维持基本生活等费用的补偿。 从法律依据来看,《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中,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然而,该条例并没有明确规定供养亲属抚恤金必须按月支付还是可以一次性支付。在实际操作中,一次性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是有一定法律依据和合理性的。根据《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等相关规定,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司法实践,如果用人单位与工亡职工亲属协商一致,是可以进行一次性支付的。比如,有些地方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会根据具体情况,在保障工亡职工亲属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支持一次性支付的请求。 不过,一次性支付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次性支付意味着亲属一次性获得了未来一段时间的供养费用,但也可能面临费用管理和使用不当的风险。而且,未来的生活成本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一次性支付的费用不能合理规划和使用,可能会影响亲属在后续生活中的基本保障。 同时,对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不同地区的政策有所不同。有些地区允许一次性支付,而有些地区则坚持按月支付。这是因为工伤保险基金的管理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程序,以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工亡抚养费(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支付在用人单位与工亡职工亲属协商一致且符合当地政策规定的情况下,是合法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双方都应该谨慎考虑,充分保障工亡职工亲属的合法权益。如果遇到相关问题,建议咨询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或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