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通知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我和别人有个事情沟通,对方只是口头通知我一些事项,我不太确定这样的口头通知有没有法律效力。我担心后续如果有纠纷,口头通知没办法作为有效依据。想了解下在法律上,口头通知到底有没有效力呢?
展开


在法律层面,口头通知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这要从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角度来理解。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来实施。口头形式就是用说话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面对面交谈、电话沟通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这表明,一般情况下,口头通知是被法律认可的。不过,这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条件。 在一些特定的法律事务中,法律会明确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七条规定,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无法确定租赁期限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是口头通知租赁相关事宜,可能就不符合法律规定,其效力就会受到影响。 另外,口头通知存在举证困难的问题。因为它不像书面通知那样有明确的文字记录,在发生纠纷时,很难证明口头通知的具体内容和是否确实发出了通知。所以,为了避免日后产生纠纷,在涉及重要事务时,建议还是采用书面通知的方式,这样能更有效地保障双方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