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和解是必要程序吗?
我最近涉及一起民事纠纷,法院通知说要进行庭前和解。我不太明白,这个庭前和解是打官司必须要经历的程序吗?我不想和解,想直接让法院判决,不知道可不可以,所以想了解下庭前和解在法律上到底是不是必要的。
展开


庭前和解并非是所有案件的必要程序。庭前和解,简单来说,就是在正式开庭审判之前,双方当事人在法院或其他相关组织的主持下,自愿协商解决纠纷,达成一致意见的一种方式。 从法律规定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这里强调了“自愿原则”,也就是说,是否进行调解,包括庭前和解,要基于当事人的意愿。如果当事人不愿意进行和解,法院不能强制要求。 不过,在某些特定类型的案件中,比如婚姻家庭纠纷、相邻关系纠纷等,法院可能会更倾向于先进行调解,包括庭前和解。这是因为这类纠纷往往涉及到当事人之间长期的关系,通过和解解决可能更有利于修复关系、化解矛盾。但即便如此,也不是强制性的必要程序。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时应当先行调解的案件有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劳务合同纠纷等,但这里的“先行调解”也是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进行。 所以,一般情况下,当事人有权利选择是否进行庭前和解。如果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意和解,坚持通过判决解决纠纷,法院会尊重当事人的意愿,继续按照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和判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