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的期房转让是否合法?


在探讨购买的期房转让是否合法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实际操作情况来综合分析。 首先,期房通常是指房地产开发商从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开始至取得房地产权证大产证止,这一期间的商品房称为期房,消费者在这一阶段购买商品房时应签预售合同。从法律规定的层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房地产转让,应当签订书面转让合同,合同中应当载明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方式。并且第四十六条规定,商品房预售的,商品房预购人将购买的未竣工的预售商品房再行转让的问题,由国务院规定。 不过在实践当中,期房转让存在着不同的情形和操作方式。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在房屋未竣工交付前进行转让。有些地方是允许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期房转让的。比如,预购人需要在与开发商签订的预售合同中明确约定是否可以转让,若有相关约定且符合约定条件,那么转让是被认可的。若合同没有约定,在取得开发商同意的情况下,转让也可能顺利进行。因为从合同相对性角度讲,开发商与预购人签订合同,预购人要转让合同权利义务,获得开发商同意也是合理的。 另一种情况是在办理了房屋产权登记后再转让,这其实已经不属于严格意义的期房转让了,而是二手房交易,按照二手房交易的相关规定进行,相对更为明确和规范。但期房转让也存在一些限制和风险。一些地方为了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可能会出台政策限制期房转让。而且期房本身存在不确定性,比如房屋质量问题、能否按时交付等,这也会给转让带来一定的风险。所以,购买的期房转让并非绝对的合法或不合法,要根据具体的合同约定、当地政策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在进行期房转让时,一定要了解清楚相关情况,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以确保转让行为的合法性和自身权益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