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安全装置是否属于正当防卫?
在探讨预设安全装置是否属于正当防卫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正当防卫的概念。正当防卫,通俗来讲,就是当我们本人或者他人正在遭受不法侵害时,为了制止这种侵害而采取的必要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预设安全装置,是指在可能遭受侵害的场所提前设置好的一些具有防范功能的设备或机关。判断预设安全装置是否构成正当防卫,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
首先是设置的目的。如果设置安全装置的目的是为了防范可能出现的不法侵害,并且这种防范是在合理的范围内,那么它就有可能符合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例如,在自家院子周围设置一些简单的警报装置,目的是为了提醒主人有外人非法闯入,这就是为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而采取的防范措施。
其次是防卫的时间性。正当防卫要求不法侵害正在进行。预设安全装置虽然是提前设置的,但只有在不法侵害实际发生时才发挥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它与正当防卫的时间 条件并不冲突。然而,如果安全装置在没有不法侵害发生的情况下就造成了他人损害,那就不能认定为正当防卫。比如,在公共通道上设置了一个隐藏的陷阱,导致无辜路人受伤,这显然不符合正当防卫的要求。
再者是限度问题。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预设安全装置的强度和造成的后果也需要在合理范围内。如果设置的装置过于危险,可能会对不法侵害人造成过度的伤害,那就可能被认定为防卫过当。例如,在自家门口设置了高压电网,一旦有人触碰就可能导致死亡,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不法分子闯入,造成了其伤亡,也很可能被认为超过了必要限度。
总之,预设安全装置是否属于正当防卫不能一概而论,要综合考虑设置目的、防卫时间和限度等多方面因素。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在设置安全装置时,应当确保其符合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德,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个人欠款11万被起诉会被判多久?
轿车超载一个小孩如何处罚?
起诉离婚是否需要取证?
房屋租赁合同中出租人和承租人的权利与义务该如何规定?
策划非法集会会受到什么处罚?
专利权质押登记通知书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什么?
破坏桥梁护栏构成什么罪?
私家侦探跟踪是否违法?
我国有哪些关于特定群体保护方面的法律?
医保报销后学平险还能报销多少?
营业执照清完税不注销会有什么后果?
如何对付个体工商户?
劳动仲裁胜诉后企业倒闭了该怎么办?
销售自行开发的软件产品是否可以即征即退?
主犯判缓刑,有前科的从犯自首会怎么判?
破产财产应当怎样估价?
微信被骗立案后钱能要回来吗?
如何确定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