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哄抬物价是否属于违法?

我在一家超市看到,近期某种日用品价格突然大幅上涨,比平时贵了好几倍,感觉商家有哄抬物价的嫌疑。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哄抬物价这种行为属不属于违法呢?要是违法的话,具体是依据哪些法律呢?
展开 view-more
  • #哄抬物价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哄抬物价属于违法行为。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和解释。 首先,从法律定义来看,哄抬物价是指经营者通过不正当手段,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的行为。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通常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但当商家为了谋取暴利,故意囤积居奇、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造成物价不合理上涨,就属于哄抬物价的范畴。 在我国,有多部法律法规对哄抬物价的行为进行了规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等。若经营者违反这些规定,根据该法第四十条,价格主管部门可以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此外,《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也对哄抬物价的处罚作出了更具体的规定。该规定第六条指出,经营者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这些行为包括: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除生产自用外,超出正常的存储数量或者存储周期,大量囤积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发生异常波动的商品,经价格主管部门告诫仍继续囤积的;利用其他手段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的。 从实际案例来看,在一些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特殊时期,哄抬物价的行为较为常见。相关部门会依据上述法律法规,对哄抬物价的商家进行严厉处罚,以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哄抬物价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是明确的违法行为。消费者如果发现商家有哄抬物价的行为,可以向当地的价格主管部门进行举报,以维护自身权益和市场的公平正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