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招聘为由骗去培训算诈骗吗


以招聘为由骗去培训这种情况,有可能构成诈骗。 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诈骗罪。简单来说,诈骗罪就是某些人故意用编造谎言、掩盖事实等手段,从别人那里拿到公私财物,并且达到一定条件就构成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以招聘为由骗去培训是否构成诈骗,关键看是否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果招聘方使用了虚假陈述、刻意隐瞒真相的手段,像夸大公司情况、虚构工作岗位、承诺根本无法实现的优厚待遇等,诱使求职者去参加培训,而且通过培训收取费用,导致求职者财产受损,当达到一定金额时就可能构成诈骗。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要是招聘方只是在招聘培训过程中有一些小的不实描述,但没有非法占有求职者钱财的目的,也没有造成较大财产损失,那就可能不构成诈骗。 要是遇到这种疑似诈骗情况,求职者要保持冷静,第一时间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比如招聘信息、培训合同、收费凭证、与招聘方的聊天记录、培训现场照片等。证据越充分,越有利于维护自己权益。之后,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让专业人员判断是否构成诈骗以及如何处理。也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他们能从劳动用工角度看招聘方行为是否违法。同时,还能咨询律师,了解自己权利和可行的维权途径。 相关概念: 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数额较大:在诈骗刑事案件中,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认定为数额较大 。 数额巨大:在诈骗刑事案件中,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认定为数额巨大。 数额特别巨大:在诈骗刑事案件中,价值五十万元以上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