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卖购物卡是否构成犯罪?
我手里有一些闲置的购物卡,想通过倒卖的方式换点现金。但又担心这种行为是违法犯罪的,所以想问问大家,在我国倒卖购物卡到底会不会构成犯罪呢?具体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展开


倒卖购物卡是否构成犯罪,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要了解购物卡的性质。购物卡通常是一种预付卡,消费者先将一定金额存入卡中,之后可以在指定的商家进行消费。它本质上是一种消费凭证。 一般情况下,单纯的偶尔倒卖少量购物卡,可能并不构成犯罪。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因为收到了购物卡但自己又不需要,于是将其转卖给他人,这种行为比较常见。根据《民法典》中关于民事行为的规定,这种基于自愿、平等基础上的交易行为,属于普通的民事交易,受法律保护。 然而,如果是大规模、有组织地倒卖购物卡,就可能涉及违法犯罪了。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支付业务。大规模倒卖购物卡的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变相从事支付业务。一旦构成此行为,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会责令其终止支付业务。如果情节严重,还可能触犯《刑法》中的非法经营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非法经营行为,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此外,若倒卖的购物卡来源不合法,比如是盗窃、诈骗所得,那么倒卖者在明知的情况下参与其中,就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所以,对于倒卖购物卡的行为不能一概而论地判断是否犯罪,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情节来综合判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