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卖安检扣押物品是否犯法?


在探讨叫卖安检扣押物品是否犯法之前,我们先明确安检扣押物品的性质。安检扣押物品,通常是指在机场、车站、地铁等公共场所进行安全检查时,因违反相关安全规定而被暂时扣留的物品。这些物品的所有权可能仍属于物品所有者,但在扣押期间,其处置权受到了限制。 从法律角度来看,叫卖安检扣押物品这种行为很可能是违法的。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典当业工作人员承接典当的物品,不查验有关证明、不履行登记手续,或者明知是违法犯罪嫌疑人、赃物,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二)违反国家规定,收购铁路、油田、供电、电信、矿山、水利、测量和城市公用设施等废旧专用器材的;(三)收购公安机关通报寻查的赃物或者有赃物嫌疑的物品的;(四)收购国家禁止收购的其他物品的。安检扣押物品若被随意叫卖,很可能涉及收购和销售有赃物嫌疑的物品这一范畴,叫卖者可能会面临治安处罚。 其次,如果这些扣押物品涉及知识产权等问题,比如扣押的物品是侵犯他人商标权、专利权的假冒伪劣商品,叫卖者还可能会侵犯权利人的知识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叫卖者可能需要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再者,安检部门对扣押物品有严格的处理程序。一般来说,对于违禁物品,安检部门会按照规定进行销毁或其他妥善处理;对于非违禁但被扣押的物品,会在一定期限内等待所有者来领取,若无人认领,也会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而不是随意流入市场进行售卖。未经授权叫卖安检扣押物品,严重扰乱了安检部门的正常管理秩序,同时也破坏了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 综上所述,叫卖安检扣押物品大概率是犯法的。这种行为不仅可能违反治安管理相关法规,还可能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扰乱正常的社会和市场秩序。无论是叫卖者还是购买者,都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参与此类违法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