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经常补贴父母,离婚时这部分财产算共同财产吗?
我结婚后,会定期给父母一些钱补贴他们生活。现在和另一半打算离婚,他认为我给父母的这些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该在离婚时进行分割。我就想问问,我补贴父母的这些钱,在离婚的时候到底算不算共同财产呢?
展开


在探讨结婚后补贴父母的财产在离婚时是否算共同财产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夫妻共同财产的概念。夫妻共同财产指的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财产,一般来说,这些财产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以及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在补贴父母这件事上,情况会比较复杂。如果是用夫妻共同财产去补贴父母,并且数额不大,是基于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在合理范围内进行的经济资助,通常不会被认定为需要分割的部分。因为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所以在合理范围内给父母的补贴,是履行赡养义务的一种体现。 然而,如果补贴的数额较大,明显超出了正常赡养所需的范围,或者没有经过另一方的同意,那么另一方可能有权要求在离婚时对这部分财产进行分割。因为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这意味着任何一方在处理重大财产时,都应该与另一方协商一致。 因此,结婚后补贴父母的财产在离婚时是否算共同财产,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关键在于补贴的数额是否合理,以及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社会常理。如果双方对此存在争议,可以通过协商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