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局认定的销售额是含税还是不含税的?
我在做生意,涉及到税务申报。不太清楚税务局所说的销售额,到底是含税的金额还是不含税的金额呢?我怕申报错了会有麻烦,所以想搞清楚这个问题,这样我在申报纳税的时候就能准确填写销售额了。
展开


在税务领域,销售额含税与否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含税销售额和不含税销售额的概念。含税销售额就是包含了增值税等税款的销售金额,也就是我们在日常交易中实际收取的全部价款。而不含税销售额则是去除了税款之后的金额。 根据我国增值税相关规定,在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时,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这就表明,在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时,所依据的销售额是不含税销售额。例如,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取得含税收入113元,增值税税率为13%,那么不含税销售额就是113÷(1 + 13%)= 100元,销项税额为100×13% = 13元。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同样使用不含税销售额。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比如说,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取得含税收入103元,征收率为3%,其不含税销售额就是103÷(1 + 3%)= 100元,应纳税额为100×3% = 3元。 不过,在一些特殊的情况或者特定的税收征管要求下,可能会提到含税销售额。但在关键的计税环节,主要还是以不含税销售额作为计算依据的。所以,总体而言,税务局在计算增值税等相关税款时,核心采用的是不含税销售额。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