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所得额是否等于会计利润加上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问题时,对公式‘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太确定。我知道应纳税所得额和会计利润是税务和财务里很重要的概念,可这个公式到底对不对呢?想弄清楚这个公式的正确性和具体含义。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出来的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那部分所得。会计利润则是企业根据会计准则核算出来的经营成果。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从理论上来说,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通常会涉及到对会计利润进行纳税调整。当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会使得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企业应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计算中,应纳税所得额一般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根据税法与会计的差异进行调整。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通常是因为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而产生的。



例如,企业计提了一笔资产减值准备,在会计上会减少会计利润,但税法规定在资产实际发生损失时才允许扣除,这就产生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加上这部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以,‘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这个公式在考虑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影响的情况下,是一种正确的表述方式。但实际计算中可能还会存在其他纳税调整事项,需要综合考虑。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应纳税所得额是否包括递延所得税?

我在处理税务问题时,对应纳税所得额和递延所得税的关系不太清楚。不知道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时候,要不要把递延所得税算进去。我想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以及在实际税务计算中该如何处理。

应纳税所得额等于利润总额、税前利润吗?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问题时,对几个概念有点搞不清。我知道利润总额和税前利润好像意思差不多,但应纳税所得额和它们是一样的吗?我不太确定在计算税务的时候,能不能直接用利润总额或者税前利润来当作应纳税所得额,希望能得到解答。

所得税费用是否等于应交所得税减去递延所得税?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税务相关事务时,对所得税费用的计算不太清楚。我知道有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这些概念,看到有说法是所得税费用等于应交所得税减去递延所得税,想确认一下这个公式对不对,具体是怎么回事。

应纳税额所得额是利润总额吗?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时,对‘应纳税额所得额’和‘利润总额’这两个概念很困惑。我不清楚应纳税额所得额是不是就等同于利润总额。我想知道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在税务计算中要怎么区分这两个概念。

应纳税所得额和利润总额有什么区别?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时,对‘应纳税所得额’和‘利润总额’这两个概念很困惑。公司有营业收入、成本支出,还有一些税务调整事项。我不太清楚这两者具体怎么区分,它们在计算和实际应用中有啥不同呢?希望懂的人能给我讲讲。

利润总额和应纳税所得额有什么关系?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税务时,对利润总额和应纳税所得额这两个概念有点混淆。不清楚它们之间到底有啥联系和区别,比如在计算税款时是怎么相互影响的,也不知道这两者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应纳税所得额是需要缴纳的税金吗?

我在处理税务相关事务时,对‘应纳税所得额’和‘需要缴纳的税金’这两个概念有点混淆。我不太清楚应纳税所得额是不是就等同于要交的税金,想知道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希望得到专业解答。

应纳税所得额是不是利润?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的时候,对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这两个概念有点混淆。我知道利润是公司盈利情况的体现,但不清楚应纳税所得额和它是不是一回事。想了解一下应纳税所得额到底是不是利润,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是否一样?

我在处理税务问题时,对‘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这两个概念有点混淆。搞不清楚它们是不是一回事,感觉名字很相近,但又怕理解错了影响纳税申报。想知道它们到底是不是一样的,区别在哪里呢?

利润是否等于企业所得额?

我开了家小公司,在计算税务时有点懵。我知道企业要根据所得额纳税,但我不太清楚公司的利润和企业所得额是不是一回事。如果它们不一样,那区别在哪呢?这对我计算要交多少税很关键,所以想弄明白。

应交所得税是否等于当期所得税加递延所得税?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问题时,对所得税的计算不太清楚。想知道在我国法律规定里,应交所得税是不是就等于当期所得税加上递延所得税呢?我不太明白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指的是什么?

我开了一家小公司,在处理税务问题时,老是听到‘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这个词,可我不太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它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和企业的利润有什么关系,对企业纳税有什么影响呢?希望能得到通俗易懂的解释。

实际缴税金额是否等于实际应纳所得税额?

我在处理税务问题时,发现自己计算的应纳所得税额和实际缴纳的税款好像不太一样。我不太确定这两者是不是本来就应该相等,还是说有什么特殊情况会导致它们不同。我想知道在法律规定里,实际缴税金额和实际应纳所得税额到底是什么关系。

哪些税目可以计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时,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这块不太明白。想知道在众多税目中,具体哪些是可以计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呢?我希望了解清楚,以便准确核算公司的税务情况,避免出现税务风险。

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税额有什么区别?

我在处理税务相关事务时,对‘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这两个概念总是搞混。我知道它们都和纳税有关,但具体有啥不同不太清楚。比如在计算税款时,它们各自起什么作用,怎么去区分它们呢?希望能得到清晰的解释。

所得税是否等于息税前利润乘以所得税税率?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税务问题时,看到一个公式说所得税等于息税前利润乘以所得税税率。但我不太确定这个公式准不准确,想了解在实际的税务计算和法律规定里,是不是真的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计算所得税。

应纳税额和应交所得税是一样的吗?

我在处理税务问题时,对‘应纳税额’和‘应交所得税’这两个概念有点迷糊。我不确定它们是不是同一个意思,在计算和实际缴税过程中,它们的作用和算法是不是一样呢?想搞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应纳税所得额就是补缴的费用吗?

我在处理税务问题时,对‘应纳税所得额’和‘补缴费用’的概念有点混淆。不知道应纳税所得额是不是就等同于补缴的费用,想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这样在后续申报纳税的时候心里能有数。

纳税调整增加项是否直接影响会计利润?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和财务报表时,对纳税调整增加项有点疑惑。不知道纳税调整增加项会不会直接影响会计利润,这关系到我们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后续税务处理,所以想了解下在法律层面是怎么规定的。

应纳税所得额是需要交钱还是可以返钱?

我在处理税务问题时,搞不明白应纳税所得额这个概念。它到底意味着我要给税务部门交钱,还是能从税务部门拿到返款呢?希望了解一下应纳税所得额和实际金钱收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