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约定临时仲裁是否有效?

我和合作伙伴签了份合同,其中仲裁协议约定了临时仲裁。但我不太确定这种约定有没有效,担心后续真有纠纷时,这个约定会出问题。我想了解下,在我国法律框架内,这样的临时仲裁约定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呢?
展开 view-more
  • #临时仲裁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约定临时仲裁是否有效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临时仲裁。临时仲裁是一种不依赖于常设仲裁机构,由当事人自行确定仲裁程序、仲裁员等事项的仲裁方式。与之相对的是机构仲裁,机构仲裁是在专门的仲裁机构进行,该机构会提供一系列的程序规则和管理服务。 在我国,对于临时仲裁的效力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从立法层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并未对临时仲裁作出明确规定。该法主要规范的是机构仲裁,其设立了仲裁委员会等相关机构,并对仲裁程序、仲裁员的条件等进行了详细规定。这意味着在国内仲裁中,如果当事人仅约定了临时仲裁,而没有按照仲裁法的规定选定仲裁委员会,依据仲裁法第十六条、第十八条的规定,仲裁协议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因为仲裁法要求仲裁协议应当具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这一要素,缺少该要素可能导致仲裁协议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 然而,在国际仲裁领域,情况有所不同。根据《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即《纽约公约》),我国作为缔约国,对于在其他缔约国作出的临时仲裁裁决,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有义务予以承认和执行。这表明在国际仲裁的框架下,临时仲裁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例如,当我国当事人与外国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约定临时仲裁,且仲裁在《纽约公约》缔约国进行,那么该临时仲裁裁决在我国可能会得到承认和执行。 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与国际经济的融合,一些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特殊区域开始进行临时仲裁的探索和实践。例如,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允许开展临时仲裁。这反映了我国在逐步与国际仲裁规则接轨,为临时仲裁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综上所述,在国内仲裁中,单纯约定临时仲裁可能因不符合仲裁法规定而无效,但在国际仲裁以及特定区域的仲裁实践中,临时仲裁具有一定的效力。当事人在签订仲裁协议时,应当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谨慎约定仲裁方式,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