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定区域禁止开发是否有生态补偿?
我所在的地区被划定为禁止开发区域,我在这个区域有一些相关的产业和活动,现在因为禁止开发受到了影响。我想了解一下,像这种划定区域禁止开发的情况,按照法律规定会不会有生态补偿呢?具体是怎么规定的呢?
展开


在我国,划定区域禁止开发通常是有生态补偿的。生态补偿是指通过对损害(或保护)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补偿),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收益),从而激励损害(或保护)行为的主体减少(或增加)因其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或外部经济性),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国家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确保其用于生态保护补偿。国家指导受益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人民政府通过协商或者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生态保护补偿。 另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也明确提出,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多元化补偿方式,逐步增加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实际操作中,生态补偿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财政转移支付,也就是政府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对禁止开发区域的地方政府或相关权益人进行补偿,以弥补他们因保护生态环境而放弃的发展机会成本。还有实物补偿,比如提供一些生产资料、生活物资等。此外,也可能会有技术补偿,为当地提供一些生态保护、产业转型等方面的技术支持。 总之,划定区域禁止开发后,相关权益人一般是可以依法获得生态补偿的。不过,具体的补偿标准、方式和程序等,会因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项目以及相关政策规定而有所差异。如果遇到补偿方面的问题,可以向当地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咨询了解。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