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察觉到算交通肇事逃逸吗?
我前几天开车出门,感觉好像撞到了什么,但不确定。后来有人说我这可能算交通肇事逃逸,可我当时真没察觉到啊。我就想问问,在没察觉到的情况下,这到底算不算交通肇事逃逸呢?
展开


交通肇事逃逸是一个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经常被提及的概念,它指的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那么,没有察觉到是否算交通肇事逃逸,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判断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如果当事人确实没有察觉到发生了交通事故,主观上不存在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一般不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然而,在实际判断中,不能仅仅依据当事人的一面之词。交通管理部门会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认定。比如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车辆碰撞的程度等。如果从客观情况来看,正常情况下驾驶员应该能够察觉到发生了事故,而当事人声称没察觉到,可能就会面临更严格的调查。 举例来说,如果车辆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碰撞,车身有明显的损坏,现场有碰撞的痕迹和声响,这种情况下,驾驶员说自己没察觉到就很难让人信服。相反,如果只是轻微的刮擦,当时又处于比较嘈杂的环境中,驾驶员没有察觉到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无论是否察觉到,当事人都有义务停车查看情况,积极配合处理。如果因为没有察觉到而驶离现场,事后一旦被通知,也应该及时配合交通管理部门的调查,如实说明情况。总之,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要结合具体事实和证据,依据法律规定来准确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