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显失公平是否有效?
我签了一份合同,后来发现里面的条款对我特别不利,感觉明显不公平。对方利用我当时对业务不太熟悉,让我接受了一些不合理的条件。我想知道这种显失公平的合同到底有没有效,我能不能主张取消这份合同呢?
展开


在探讨合同显失公平是否有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显失公平的合同。显失公平的合同,简单来说,就是一方在订立合同时,由于自身处于劣势地位、缺乏经验或者对方利用优势等原因,导致合同的权利和义务明显不对等,对一方极为有利,而对另一方极为不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这意味着,显失公平的合同并非当然无效,而是属于可撤销的合同。 当合同被认定为显失公平时,受损害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里的法律途径主要是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如果超过了这个期限没有行使,撤销权就会消灭。 那么,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判断一份合同是否显失公平呢?一般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首先是合同订立时的情况,比如一方是否利用了对方的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其次要看合同的内容,权利和义务是否严重失衡。例如,一方承担了过多的义务,却只享有极少的权利;而另一方则相反,享有大量的权利,却只承担极少的义务。 举个例子,假如你和一家装修公司签订了一份装修合同,合同中约定你需要预先支付全部的装修费用,但装修公司却可以随意拖延工期,而且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这种情况下,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就明显不对等,很可能构成显失公平。 综上所述,显失公平的合同在被撤销之前是有效的,但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一旦合同被撤销,就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双方需要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