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卸了不给钱属于诈骗吗
我给对方卸完货后,对方却一直拖着不给钱。我怀疑对方是不是在诈骗,想知道这种情况到底算不算诈骗?要是算诈骗,我该怎么维权?如果不算,那我又该通过什么办法要回货款呢?
展开


货卸了不给钱是否属于诈骗,要依据具体情形判断。首先要明确诈骗罪,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如果对方只是单纯地恶意拖欠货款,一般属于民事纠纷,并不构成诈骗罪。比如,双方在交易中没有欺诈行为,只是买方因为资金暂时周转不过来,没能按时支付卸货后的货款,这种情况更多是民事层面的合同纠纷。在这种民事纠纷中,卖方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等方式,要求买方支付货款以及可能产生的违约金等。 然而,如果对方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手段骗取货物,那就涉嫌诈骗罪了。例如,对方编造虚假的收货用途、支付能力等信息,让卖方信以为真从而交付货物,卸货后却拒绝给钱并消失不见,这种情况就可能构成诈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一旦构成诈骗罪,会面临相应刑事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相关概念: 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 虚构事实:就是编造不存在的事情,以此欺骗他人,让他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相应行为。 隐瞒真相:指故意不告知对方真实情况,使对方在不知情的状态下作出不利于自己的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