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暴力是否属于校园不文明行为?
孩子在学校总被同学说一些很难听的话,心里很委屈。我就想了解下,像这种在校园里使用语言暴力的情况,到底属不属于校园不文明行为啊?想弄清楚这个界定,也好跟学校去反映情况。
展开


语言暴力通常是指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校园不文明行为则是指在校园环境中,违反公序良俗、道德规范以及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 从道德层面来看,语言暴力毫无疑问属于校园不文明行为。校园本是一个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场所,倡导的是同学之间相互尊重、友好相处。而语言暴力使用侮辱性、攻击性的语言去伤害他人,这与校园所倡导的文明氛围背道而驰,严重破坏了良好的校园风气。比如一个同学因为成绩不好就被其他同学辱骂“笨蛋”“蠢猪”,这显然是不尊重他人、不文明的表现。 从法律层面来说,虽然目前并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条文明确规定“语言暴力属于校园不文明行为”,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如果校园里的语言暴力达到一定程度,对他人名誉造成损害,就可能构成违法。这也从侧面说明,语言暴力在校园中是不被允许的不当行为,属于广义上的校园不文明行为范畴。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