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委滥用职权是否犯法?


村支委滥用职权是否犯法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要了解村支委的职责。村支委是村党支部委员会的简称,主要负责村里的党务工作和领导村里的各项事务开展。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集体行使权力。然而,权力的行使必须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 从法律依据上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的关键在于,村支委是否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般情况下,村支委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在特定情形下,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下列行政管理工作,属于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一)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二)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的管理;(三)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四)土地征收、征用补偿费用的管理;(五)代征、代缴税款;(六)有关计划生育、户籍、征兵工作;(七)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当村支委在协助政府从事上述行政管理工作时滥用职权,就可能构成滥用职权罪。 如果村支委的滥用职权行为没有达到上述情形,不构成滥用职权罪,但仍然可能违反其他法律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办事公道,廉洁奉公,热心为村民服务,接受村民监督。若村支委滥用职权,村民可以依照该法规定,通过民主程序罢免相关人员。村民也可以向乡镇政府、县级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由这些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同时,如果村支委的行为给村集体或村民造成了经济损失,受损方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总之,村支委滥用职权不一定都构成犯罪,但肯定是违反相关规定的,村民有多种途径来维护自身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