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继承是否优先于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通常是优先于法定继承的。下面为您详细解释这两种继承方式以及为什么遗嘱继承优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的概念。遗嘱继承是指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来确定继承人及其继承遗产的份额。简单来说,就是被继承人在生前通过遗嘱的方式,明确指定了哪些人可以继承自己的财产,以及每个人继承多少。而法定继承则是在没有遗嘱或者遗嘱无效的情况下,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来进行继承。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一般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这就从法律层面明确了遗嘱继承的优先地位。也就是说,当被继承人立有合法有效的遗嘱时,应当先按照遗嘱的内容来分配遗产,而不是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 不过,遗嘱继承优先也有一些前提条件。遗嘱必须是被继承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并且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例如,遗嘱应当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自书遗嘱);或者由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等。如果遗嘱不符合这些形式要件,或者是在被胁迫、欺骗等情况下订立的,那么遗嘱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在遗嘱无效的情况下,就需要按照法定继承来处理遗产。 此外,如果遗嘱没有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那么在分配遗产时,应当先为这些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剩余的部分再按照遗嘱继承来处理。这也是为了保障这些特殊继承人的基本生活权益。 综上所述,在一般情况下,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但遗嘱必须合法有效。在处理遗产继承问题时,建议您咨询专业的律师,以确保继承过程合法合规,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