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老年痴呆症,但诊断智能正常,生活自理,写的遗嘱有效吗
家里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不过最近去检查,显示智能正常且生活能自理。老人打算写遗嘱分配财产,我们不确定这样写出来的遗嘱有没有法律效力,想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所立遗嘱是否有效。
展开


首先,遗嘱的效力判断是个严谨的法律问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对于患有老年痴呆症但诊断智能正常、生活自理的情况,关键在于立遗嘱时老人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果老人虽然患有老年痴呆症,但在立遗嘱那一刻,意识清晰,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后果,能够自主、真实地表达对财产等的处分意愿,并且能够正确理解遗嘱涉及的各项事务,那么此时所立遗嘱是有效的。 反之,如果在立遗嘱时,老年痴呆症已经对老人的认知、判断能力产生了影响,使其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不能正确理解遗嘱的内容和后果,那这份遗嘱就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举个例子,如果老人在立遗嘱时,连自己有哪些财产、要分给谁都不清楚,或者是在他人诱导、欺骗下立下遗嘱,那就不符合法律要求,遗嘱会被判定无效。所以,不能仅仅依据患有老年痴呆症或者目前智能正常、生活自理就简单判断遗嘱是否有效,要结合立遗嘱时老人的具体精神状态和行为能力来确定。 相关概念: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他们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指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他们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可能受到限制 。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